六年纪念画成长级扉页怎么写_六年级成长纪念册扉页怎么画_六年纪念画成长级扉页怎么画

图为徐芒耀先生2012年创作的油画作品《夏日》,在2013年拍卖成交1621.5万元

【说明】

“写字写书找他”头条号为陈洪标发表原创文字和书法作品的新媒体。自12月2日开始,将与大家分享陈洪标用时四年写的二十三多万字的书稿《徐芒耀的油画世界》(即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),每天更新一次。

此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、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何建明先生撰写代序《文学和艺术的叠加具象》。

书中涉及相关内容,由当事人中国漫画大师、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小女,现已八十九高龄的丰一吟先生,和著名油画大家八十七高龄的全山石先生,及书中的主人公、中国写实画派领军人物徐芒耀先生审稿修改。丰一吟先生并题写了书名。

【提示】

下文系自序《心为画布》第二部分。补昨天12月3日的头条号《丰一吟先生、全山石先生和主人公徐芒耀先生审稿并修改》漏发文字,接12月2日头条号首发《让非专业的人觉得不太专业,让专业的人看了反觉得够专业》,阅读地址如下:

【正文】

但我相信通过这种尝试,奇迹或许会有发生的可能,专业和非专业的,喜欢绘画和不喜欢绘画的,都能喜欢这部书稿。

这种自信来自书稿本身的品质,即专业性。对于这方面,不会有多大的问题。因为书中主人公徐芒耀先生在审阅书稿后,给予的评价是两个没想到:一是没想到我能把绘画写得这么专业,二是没想到解读他的作品很到位,比如对重大历史题材作品《新四军——车桥战役》的画面解读,“写得很精彩”。能得到先生本人的肯定,我很欣慰。

还有先生对书稿的严谨态度,是保障书稿专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。就如他的油画创作,不得不令人敬佩。他在书稿中对专业方面进行了不少的修正,多达几十处。

看完这部书稿,先生陆续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。那段时间正是他最忙的时候,一是《美术报》开办了中国写实画派领军人物徐芒耀高级研修班,他要给学员授课;二是为七月上旬去法国参加一个重要展览做准备,这是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,在巴黎布隆尼亚宫举行的“中华意蕴——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”;三是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肖峰在编一本书,约他写2007年创作《新四军——车桥战役》的回忆稿,时间很急。

鉴于先生这些事务,我应他的要求,趁他5月上旬来杭州授课时,把书稿送过去。

见了面,先生很热情,说书稿会随身带着,有空就看。这次,我还请他再提供一些图片资料。

等先生第二次来杭州,已是6月17日。这次先生是从青岛飞来,受邀参加第二天“欧洲油画经典——提香与鲁本斯作品展”开幕式,展览在全山石艺术中心举办,而全山石先生是他在浙江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的导师,现已高龄八十七了。

这天飞机晚点,晚上十点多才到杭州,他打电话我,考虑到第二天要赶在下午两点半的仪式之前,把已看好书稿里的一些修改需当面说清楚,担心时间不够,约我次日一早即去宾馆。

如约会面,寒暄几句,先生就不再客套了,拿出书稿让我现场看一遍他修改的地方,有哪些问题不清楚,就问他。而他继续看剩下的那部分书稿。

看他用红笔修改的地方清清爽爽,不但字迹工整,而且一手好字,格外赏心悦目。

中间除了向他请教了几个专业问题,没有太多的疑问。

先生的学生安排了午宴,赴宴之前,终算把书稿里修改的地方过了一遍。剩下的一小部分书稿,他说已粗粗读了一遍,没有大问题,等细看后再寄给我。需要补充的一些图片,他已从十多年前的照相册里找到了一部分,已在请人翻拍处理,会在去法国之前,发我电子邮箱。

这次,先生的细致还在于,有一个章节写到其导师全山石先生,他提出希望能请全老本人审阅。这和我的想法一致,我已提前准备了请全老审核的那部分书稿。

就在这天的展览开幕仪式上,先生引荐我见到了他的导师全老。不到一周,全老亲笔审阅后的稿子寄还给了我。

也在这两天,先生看完从上海寄出的书稿,也收到了,里面还有不少地方作了修改。

而涉及徐丰两家祖上联姻和中国漫画大师、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内容,恳请先生的小女已八十九岁高龄的丰一吟先生审核,并题写了书名。

所以,这部书稿在专业上,应该不会有太多的纰漏了。

书稿在大学生手里转了一圈也回来了,这一圈转得也很值。

这些95后的孩子给书稿的评语,虽无法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,但我喜欢。

一位说,要评语,无,但书稿留下。

我不知这位大侠出什么招,喏喏问:你是不是翻不下去,还是直接把书稿扔了?

答:书稿扔店里去装订了,到时再来要老师签名。

回:到时签新书,不是更好吗?

复:新书自然也要,但书稿更有价值,就在于试阅读。

一位说:大叔,最后那幅拍卖了一千六百多万的油画,太吊人胃口了,它是怎么画出来的?能补一段不?要不然,不过瘾。

立即照办,我把采访录音找出来,用了六个页码补上。其实关于这幅《夏日》的创作过程,在最初的采访中,我就已录了。只是和先生约定,放到另一部专门写他退休后创作进入了新黄金期的续本里,而这幅画是他退休后画的巨作之一。既然有需求,移前也无妨,精彩的故事不嫌重复。

接下来的这位,不得不让我感动,她把这部书稿从头到尾,从扉页到参考文献,一字不落地把标点、错别字等都理了一遍,用铅笔标示,做得也太专业了,这本该是出版社的校对老师要做的,她做了。

出于好奇,问:学什么专业的?

答:出版编辑专业。

没有最专业,只有更专业。

还有三位很接近的评价,让我怀疑是否事前统一了口径,但查看了年级专业和班级,皆不同,送书稿也是各自分开的。那姑且信了。他们仨说,看完书稿,想去学油画,就学徐先生的写实画风。

看到“想去学油画”这前半句,我想泪奔。几乎和我的想法一致。我写这部书的时候,不知无意中对妻子发过多少次感慨,说想去学油画,每次感慨的结果都是被无情的种种现实所打击:说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,人家徐老师是从小就学了;你心里想想也就算了;真要学,也该让我们儿子去学。

唉,多美好的梦想就是这样被送回到现实的窗口。

其实,人生不就是一幅油画吗?我们每天都在上面抹一层生活的油彩,明的,暗的。只不过,我们心为画布,流淌的岁月就像各种油彩,一层层的涂抹,一层层的覆盖,一层层的沉淀,再平淡的人生也会变得色彩斑斓。只要反观内心,每个人都能看到自身的精彩。(恳请关注明天的《后记》及目录)
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永久会员只需99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 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 hs105011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